社区教育品牌项目引领 助力江油学校素质教育 ---江油市社区学院全力打造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2021-06-22 2178
分享到:

【江油市社区学院  冯清报道】“江油市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项目是江油市社区学院2018开始建设打造的教育项目,于2020获评为四川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在上级行政部门及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后续的的提炼打造,现已初具规模,模式初显,成效初现,为广大师生、家长、参与劳动和实践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立的初衷及目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重提“德、智、体、美、劳”五育教育,劳动教育再次被重视。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新时代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要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对劳动教育开展,明确了内容、形式、课时等具体要求。

教育活动开展,既要有明确的制度,更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认同和理解。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独生子女家庭的“过分关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更是淡化了劳动意识,包括农村的大部分孩子,都不认识一般农作物等现象,让教育工作者首先认识到,劳动教育必须再加强、再具体化。

二、江油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创办

为做实劳动教育,江油市社区学院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为纲领,把劳动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之一,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智体美“四育”相融合,积极探索中小学劳动教育模式,将家务劳动、学校班务劳动、实践基地劳动作为分散劳动和集中劳动的主要模式,通过教育实践,实现知行合一。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为切实开展好劳动教育,局长直接挂帅,多次组织人员对全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开展基础条件进行调研,研判各校劳动教育现状和周边可利用资源,并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基地现场会,对“分散劳动怎么落实、集中劳动怎么开展”明确具体要求,落实校长责任,确保劳动教育工作务实有效。

(二)因地制宜,创建江油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2018年,经过对全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开展现状的调研和充分论证,江油市教体局决定创建一个江油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解决城区中小学生参加劳动教育的场所问题。2019年3月成立了江油市劳动教育和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在综合考察基础上,考虑土地分布、价格、基础、交通等条件因素,在城郊建设规模100亩左右的集中劳动实践基地。2019年11月完成土地租赁,12月正式成立“江油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暨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

基地管理方式采取市教体局总体管理、考核,市社区教育学新院负责学校协调、基地日常管理、种苗配置等工作,城区14所中小学落实专人,具体负责本校地块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安排及运行模式,负责本校劳动教育的全程组织管理,落实学生参与劳动教育和实践活动,种植成果学校自主享用。

(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劳动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提升育人实效性。为规范管理,科学有序安全地运行,由教体局制定了《江油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管理办法》和安全、卫生、人员管理、入场申报、工具管理、灌溉管理、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等配套的工作制度。

三、开展劳动和实践教育的主要举措

根据学校规模和类型,把基地的土地划分为大小不同的板块,分配到学校,由各学校自主安排,自主规划,组织师生种植花卉、果树、蔬菜、粮食作物,开展劳动技能学习、劳动合作、农作物生长知识探究、病虫害防治、成果管理等实践活动。基地由教体局委委托江油市社区学院进行管理,工作人员由基地专职工作人员、临聘工勤人员、成教中心轮值教师组成。社区学院聘请农业生产专业教师对劳动实践进行指导,聘请农业专家开办专题培训,帮助学校师生提高劳动实践能力。指导各学校每学期制定劳动实践工作方案和计划。学校每次组织师生入场开展活动要进行申报,提供包括人员构成、带队领导、活动项目、安全预案等信息。

为了彰显学校特色,我们在整体文化建设上实行统一,各校劳动实践区域由各校自主打造文化特色,营造劳动教育氛围。指导各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分享劳动成果。开展劳动教育宣传,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爱劳动”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通过“江油教体”“江油成教”微信公众号,及时进行宣传报道。

探究劳动素养评价方案。广泛征求意见,研究制定学生劳动评价方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出发点,从学生理解和掌握劳动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知识的情况、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活动的表现情况、学校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参加社会劳动及其他综合实践的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在家长自愿的基础上,开展“劳动和实践教育志愿者”活动,让家长与师生共同参与劳动和实践教育。

开展“新时代劳动小能手”劳动技能大赛。将“爱劳动”纳入到各类评优评先的基础条件中,通过评选“新时代劳动小能手”、“环保小卫士”“优秀志愿者”等活动树立榜样,从而带动全体学生养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劳动技能的学习和培养,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深化“以热爱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荣辱观教育。劳动教育多样化。我们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与养殖基地、茶园、生态农业园、社区、企业达成合作,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劳动实践服务。

四、劳动和实践教育工作取得的成果

劳动实践得到了大力推进。各校根据土地规划,以年级为单位划分实践活动区,每个年级的学生都能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劳动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接触自然,了解社会的机会。学生亲自参与采摘蔬菜、果实,为农作物松土、施肥、除草,在劳动实践中认识了不少农作物和未曾见过的植物。在劳动的过程中,学生主动跟他人互动,跟环境互动,在整个种植、管理的过程中,学生们心里产生了许多问题,又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解决一个个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劳动热情,学生劳动技能有了显著提高,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同学们亲自采摘、品尝他们用汗水种出的劳动果实,满满的都是喜悦感和成就感。田间的劳动教育,让同学们涌动着蓬勃的活力,他们爱观察,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在劳动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能试着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同时,在付出与给予的过程中,劳动过程中同学们学会了团结,知道了感恩,懂得了担当,更收获了成长。